光伏企業的產業鏈一體化發展,既是個老話題,也是個歷久彌新的新話題,蓋因二十多年的產業歷史中,已數度掀起一體化浪潮,其間成敗案例,俯拾皆是,對與錯頗多爭議。9月下旬某硅料龍頭企業強勢進軍組件制造的消息,也讓本輪一體化潮流達到了一個新的高潮,這很可能將成為一個標志性事件,并由此發端顛覆行業現有競爭格局。有消息稱
光伏企業的產業鏈一體化發展,既是個老話題,也是個歷久彌新的新話題,蓋因二十多年的產業歷史中,已數度掀起一體化浪潮,其間成敗案例,俯拾皆是,對與錯頗多爭議。 9月下旬某硅料龍頭企業強勢進軍組件制造的消息,也讓本輪一體化潮流達到了一個新的高潮,這很可能將成為一個標志性事件,并由此發端顛覆行業現有競爭格局。 有消息稱,該公司計劃在2023年上半年開工70吉瓦組件產能。 日前,筆者在杭州走訪了浙江正泰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正泰新能源”),就產業一體化趨勢等相關問題專訪了該公司董事長兼總裁陸川先生。 作為光伏行業傳統龍頭,正泰同時也是一體化布局最早的企業之一。目前,正泰在光伏電站開發、投資、EPC、運維及逆變器制造領域均有深度布局,并形成領先優勢。 在陸川看來,光伏企業的產業鏈一體化發展,其實是隨市場形勢變化的一種戰略選擇,在技術變化不大但外部不確定性較大的背景下,一體化可能更有利于企業增強抗風險能力,并獲得一定的競爭優勢。 但他同時也表示,一體化并非靈丹妙藥,需要企業根據自身優勢進行選擇性布局,并非一股腦兒從硅料干到組件就一定會形成競爭力。 ![]() 正泰新能源董事長兼總裁陸川,來源:正泰新能源 01 “比如近幾年光伏電池技術變化不大,從PERC到TOPcon,其實是在同一技術上的延伸,只不過是增加了一些設備,但沒有迭代的風險,因此適當延長產業鏈,可以把企業的一些外部成本內化,特別是當上游供應比較短缺的情況下! 但一旦上游供應進入寬松周期,陸川認為,繼續一體化的風險就會大大增加。 “我們以前就遇到過買電池比自己制造電池還便宜,這種情況下繼續擴大電池產能就沒有意義了,所以雖然公司一體化架構還存在,但我會把資源集中起來投入到自身更有優勢的環節! 在陸川看來,一體化其實是一個投入產出比問題,需要企業根據市場形勢變化對各環節產能比例進行調整。 光伏行業此前的一體化,多是由電池和組件企業向上游擴張到硅片環節以形成產品匹配,但本輪光伏一體化的潮流,則有不少企業進入多晶硅料甚至金屬硅材料領域,這也讓本輪擴張顯得更為狂野。 綜合來看,擴張最猛的是硅料、硅片和組件等環節。 統計數據顯示,2022年底國內硅料產能將達到120萬噸,到2023年將突破180萬噸;硅片方面,目前產能已接近700GW,并另有在建產能近400吉瓦;組件方面,筆者從關鍵設備廠商拿到的數據顯示,去年新增產線約350條,今年已新增產線達400條,按500MW/線計算兩年新增組件產能375GW,如按750MW/條算則高達560GW以上。 很多業內人士擔憂,如此激進的產能擴張,可能會再次給行業帶來巨大波動。 ![]() Nederlands Stadskanaal 101MW Solar Park,來源:正泰新能源 02 陸川認為,從全球需求來看,市場在短期內出現巨大轉折性波動的可能性較小,整體市場形勢是積極樂觀的,但未來兩年,產業鏈各環節面對的具體形勢可能會略有不同。 “機構預計明年全球裝機應該在350吉瓦左右,這對整個產業鏈都是利好,但可能更有利于下游電池組件企業,因為行業的共識是明年硅料價格會下降! 他進一步解釋說,如果硅料價格處于下降通道,那么中間環節的硅片和電池企業就會加大去庫存力度,不然上個月的硅料還沒用完,到下個月就掉價了,這和今年情況正好相反。 “明年只要硅料價格相對下跌,就會推動硅料、拉棒、硅片、電池片環節加快出貨,快速去庫存,因為上游不斷往下跌,但終端需求還是那么多,加上海外運輸需要45到60天,而國外客戶必須提前一個季度跟你鎖價,所以組件端的成本是在不斷優化的! “在這種情形下,組件企業比拼的就是品牌和客戶結構了! 雖然組件制造領域的新進投資者越來越多、規模也越來越大,但陸川似乎并不太擔心。 “組件制造盡管投資相對較小,但組件企業運營的流動資金壓力很大,不僅出貨收款周期長,上游原材料采購也很押款,很多跨界企業未必跑得動,或者進來前根本沒有這方面的意識和準備! 陸川認為,組件企業的核心是品牌和客戶!凹词宫F在投資組件是一個比較好的時機,但如果你沒有比較好的國際品牌,短期內海外銷售做起不來,僅做國內市場是不夠支撐的! 而對于國內市場產業換資源的模式,陸川認為,其可持續性已大大存疑。 “如果企業本身并沒有選擇到某地投資,而是因為能換指標去投資,那一定是因為指標換來的收益能夠覆蓋成本。但現在指標的質量比原來差,再加上項目的保障性收購比例存在不確定性,致使這種模式越來越難以持續! 更重要的是,如今不少地方手里的資源已越來越少,一些以前投了產業的企業至今也沒拿到指標。 正是基于對市場形勢變化的清晰判斷,陸川認為,企業應該將資源集中投向自身更具優勢的環節。 據陸川介紹,由于局部沖突導致目前歐洲電價高企,過去幾年正泰新能源在歐洲積累的地面項目路條資源,加上組件價格即將下跌,如果在明年投建,會形成非常好的剪刀差,極大地增強正泰新能源在歐洲電站業務的收益率。 “我認為,明年下游會更有優勢,所以我們會把公司的資源盡可能投向這里,比如會進一步優化我們的客戶結構,比如積極啟動歐洲電站市場投資業務,比如推出針對歐洲市場的戶用儲能業務,等等! (文/吳軍杰) |